第155章 易中海的养老问题该怎么办?(第1页)

夕阳的余晖洒在四合院的青砖灰瓦上,将斑驳的树影拉得老长。

易中海坐在藤椅里,听着槐树叶沙沙作响,手里那张发黄的退休证已经被汗水浸得发软。

思绪却飘向了远方。

1973年的秋风卷着煤灰味钻进北屋,老人下意识裹紧了藏青色对襟褂子——这是三线建设时发的劳保服,袖口磨得发亮,却比任何新衣裳都让他觉得踏实。

1911年出生的他,如今已是花甲之年,皱纹里刻满了岁月的风霜。

支援三线建设时落下的腰伤,让他的背影显得愈发佝偻。

院里那棵老槐树沙沙作响,仿佛在替他叹息——当年意气风发的八级钳工,如今竟要为养老问题辗转难眠。

本以为回归95号四合院,手里面有钱,还有退休金,自己的徒弟贾东旭可以给自己养老。

想来晚年生活是极好的,却没有想到,变数这么大。

每月78元的退休金在七十年代的四九城算得上体面,可空荡荡的北屋总让他想起贾东旭——那个本该给他养老送终的徒弟,如今坟头草都三尺高了。

当然,易中海经过了这些天的缓和,也算是看开了。

能够从三线支援建设活着回来已经算是幸运的了,人生总有变数,就不强求那么多了。

他只是有些惋惜,如今依稀记得自己无数次支援贾东旭,算计他如何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,结果到头来一场空。

如今贾家早已物是人非,贾东旭的媳妇秦淮茹不管是生活所迫还是两情相悦,总之如今已经改嫁了谢土根,一个总爱憨笑的纺织厂仓库管理员。

贾家如今变成了谢家,贾张氏这个曾经认为是最大变数的人也已经离世。

棒梗下线,剩下两个姓贾的女娃娃,贾家变成了谢家了。

当然,现在的谢家似乎是不错的养老地方。

易中海的目光移向中院——何雨柱正提着网兜往屋里走,两人视线相撞时,对方立刻别过脸去。

三线支援建设时的旧怨涌上心头,老人攥紧了拳头,又颓然松开。

若不是当年何雨柱的设计,自己怎么会去三线支援建设呢?

虽然没有直接证据,但是易中海知道,一定是何雨柱搞的鬼。

不过如今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,而何雨柱已经是红星轧钢厂的后勤部副科长,跟厂子里的重要领导关系都很不错,自己是无法奈他何了。

易中海心中叹息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