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小河仔细端详着方太太的面容。皮肤细腻,骨相匀称,是那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长相,更难得的是眉宇间那股书卷沉淀出的沉静气质。她心中已有计较。
“方太太底子极好,妆容上重在提气色、显精神,不宜过多修饰。”郑小河语气专业,一边打开自己的化妆箱,露出里面排列整齐、标签素雅的瓶瓶罐罐,“我为您薄薄上一层润色底膏,均匀肤色即可。眼眉略加勾勒,唇色用自然的豆沙红,发型则挽一个低髻,留几缕发丝修饰脸型,您看如何?”
方先生微微颔首,看向妻子,目光温和:“你觉得呢?”
方太太浅浅一笑:“郑师傅是行家,听您的安排便是。”她的声音如同溪流滑过卵石,清澈而平静。
郑小河开始动手。她的动作轻柔而精准,如同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。方太太闭着眼,任由她摆布,呼吸平稳。方先生则坐在一旁的沙发上,随手拿起一本店内准备的、介绍最新发型的香港画报翻看着,姿态闲适,仿佛只是一位耐心等待妻子的普通丈夫。
店里很安静,只有粉刷扫过皮肤的细微声响,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市声。
方先生翻了几页画报,忽然像是想起什么,抬头看向郑小河,随口闲聊般问道:“郑师傅这店名起得颇有意味,‘摩登今昔阁’,可是取自‘今月曾经照古人’的意境?融汇古今,倒是贴合您这手艺。”
郑小河手中粉刷不停,心下却是一凛。这话听起来像是寻常的文人雅谈,但“今昔”二字,恰好扣中了她的店名,而对方提及“意境”、“融汇古今”,似乎意有所指。她不动声色,谦和答道:“方先生过誉了。不过是胡乱起的名字,想着既要跟上时代,也不能忘了老底子里的好东西。”
方先生笑了笑,放下画报,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窗外,又落回郑小河身上,吟哦道: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这世事变幻,有时也如这瑟上弦音,嘈嘈切切,难觅知音啊。”
锦瑟?弦?
郑小河的心脏猛地一跳,如同被无形的手指拨动了一下。周瑾留下的代号——“琴师”!而“锦瑟”正是琴的一种!这句诗看似感慨,却像是一道精准投递的暗号!
她强迫自己保持镇定,指尖稳稳地蘸取了些许腮红,轻轻扫在方太太的颧骨上,语气依旧平稳,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附和与引申:“方先生好雅兴。李义山这首诗,感怀身世,意境苍凉。不过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,这世间知其音者虽少,总还是有的。便如杜甫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