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无声惊雷(第1页)

“静默”。

生意照做,门照开。推剪依旧嗡嗡作响,剃刀刮过发茬的沙沙声依旧规律,顾客们关于柴米油盐、家长里短的闲聊也依旧断断续续。但在这片看似如常的市井声之下,是一种绷紧到极致的凝滞。空气仿佛都比往日沉重,每一次呼吸都需要多费一分力气。

郑小河手上稳稳地握着推子,给一位老主顾修剪鬓角,动作流畅,不见丝毫滞涩。她的神情专注,甚至带着一点属于手艺人的温和笑意。然而,她的心神却像一架高度灵敏的雷达,无声地扫描着店内外的每一丝波动——玻璃窗外一闪而过的身影,顾客闲聊中某个略显突兀的词汇,甚至弄堂里传来的不同寻常的自行车铃声。她知道,自己正行走于悬崖边缘,微小的失误便可能万劫不复。

对面那家小旅馆,二楼那扇几乎终日垂着的窗帘,在她眼中已成了一块心病。那后面藏着什么?是窥视的眼睛,还是等待的猎枪?弄堂口那几个黄包车夫,换人不换岗,永远一副等不到客也懒得挪窝的惫懒模样,但那刻意维持的懒散,看久了,只让人觉得脊背窜起一股凉意。他们的视线,像无形的蛛丝,若有若无地缠绕着这间小小的理发店。

店内的另两人也感知到了这份不同寻常。

顾秀芳低头踩着缝纫机,针脚细密而急促,嗒嗒嗒的声音敲打在凝重的空气里,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焦灼。她很少抬头,但偶尔与小河目光相接时,那眼中深藏的忧虑便无法掩饰地流淌出来。

少年家明则安静了许多,不再像往常那样蹦跳着跑腿传话,而是默默地帮着打下手,递毛巾,扫头发。他的眼睛却像受惊的小鹿,耳朵时刻支棱着,一有点风吹草动,视线便会飞快地瞟向门外,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警觉。

连绵的阴雨从午后就开始下,淅淅沥沥,没个痛快。雨丝敲打着玻璃窗,划出一道道蜿蜒的水痕,将窗外的世界扭曲成模糊的一片。天色因此提早晦暗下来,店里不得不亮起了昏黄的电灯,灯光在湿漉漉的水磨石地面上投下小块小块的、微弱的光晕,反而更衬得角落阴影深重。

送走下午最后一位顾客——是老熟人老虎灶的王老板。老爷子今日似乎也有些心绪不宁,刮完脸,对着镜子照了又照,却没了往日絮絮叨叨闲扯的兴致,只是重重叹了口气,没头没尾地咕哝了一句:“这鬼天气,这鬼世道……真是越来越没活头了。”

小河心里那根弦倏地绷紧了一下,脸上却挂着温顺的浅笑,一边用软刷拂去他颈间的碎发,一边顺着话头轻声应和:“是啊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