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化险为夷:嫁祸于吴淞口(第1页)

深夜的汇丰银行宿舍,肖衍并未入睡。窗外,雨水敲打窗棂的节奏杂乱无章,一如他此刻的心绪。一种被窥视的黏腻感,如同蛛丝般缠绕在颈后,自返回后便挥之不去。他相信自己的直觉,这是无数次从生死边缘磨砺出的警报。苏黛那双看似含笑却深不见底的眼眸,在记忆中浮现。她的试探,绝非偶然。

对肖衍而言,这是暴露边缘的致命危机,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。对远在重庆的上级,“账房”或许正焦虑地等待他的安全信号,同时也权衡着一旦他失手,如何最快切断联系、保全组织。对麦克尤恩爵士家的老仆役,那晚的短暂访客或许只是一个渐渐淡忘的小插曲,除非有人再次刻意提起。而对特高课的苏黛,这是一个需要证实的假设,她像一位耐心的考古学家,小心翼翼地刷去泥土,期待下面显现的是宝藏或是陷阱。至于76号特务机关,他们乐见任何一方势力的碰撞,最好能从中渔利。

肖衍熄灭了房内所有的灯,隐匿于窗帘后的绝对黑暗之中。他如同石雕般静止,只用感官探查外界。十五分钟后,对面街角一辆原本停着的黑色福特轿车,其车窗极其缓慢地降下了一小道缝隙,一个微弱的红点时隐时现——有人在里面吸烟、蹲守。猜测被证实了。他并未感到恐慌,反而是一种冰冷的、近乎残酷的冷静席卷全身。必须在她找到实质证据前,彻底切断这条追踪线索,并将祸水引向他方。

肖衍的大脑如同一台高速运行的精密仪器,权衡着每一个选项。直接撤离?风险太高,且会坐实嫌疑,等于向苏黛承认她的猜测正确。清除监视者?鲁莽且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搜捕。唯一可行的,是制造一个更大的、更吸引注意力的焦点,一个足以解释他昨夜行为、并能将苏黛的怀疑引向错误方向的迷雾弹。他的性格中兼具银行家的审慎与间谍的果决,此刻,后者占据了上风。他的动机纯粹而极端:生存下去,完成任务。

一个计划迅速在他脑中成型。他需要利用一个现成的、日方同样关注且更具紧迫性的目标——吴淞口日军仓库近期一批神秘物资的出入账目及真实用途(这本身也是军统试图获取的情报之一)。他迅速行动,用左手一种略显潦草、区别于平日书写习惯的笔迹,在一张便条上写下:“吴淞口货单核查有误,原定明晚老地点交接。猎犬。”“猎犬”是一个他无意中得知的、与76号有关的低级线人的代号,此人最近恰好活跃于吴淞口一带。

整个计划逻辑严密:选择一个真实存在的敏感地点(吴淞口仓库)和日方关切点(物资账目)→伪造一个合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