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逆向追踪:谁在监视监视者?(第1页)

清洁工眼中那道转瞬即逝的锐光,如同阴霾天幕中一道短暂的闪电,虽未带来雷声,却足以照亮黛心中那片被迷雾笼罩的战场。联系已然建立,尽管脆弱得如同雨中的蛛丝。她强压下立刻采取行动的冲动,深知在这种级别的暗战中,率先沉不住气的一方,往往意味着万劫不复。她需要等待对方的回应,更需要利用这宝贵的间隙,去验证一个至关重要的猜想——这位清洁工,究竟是谁的棋子?他的背后,是否隐藏着更深的图谋?

《孙子兵法》云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此刻,她对清洁工几乎一无所知。被动等待等同于将自身命运交由未知。她必须主动出击,进行一场谨慎的“逆向追踪”,在不惊动对方的前提下,勾勒出他的轮廓。这不仅是出于安全考量,更是为了评估这条潜在渠道的可靠性与价值。

接下来的两天,黛化身成一个无形的幽灵,在黎明前最浓重的夜色掩护下,对清洁工展开了极其隐秘的跟踪与观察。她不再局限于仓库阁楼的固定视角,而是如同附骨之疽,远远缀在他例行路线的阴影里。她使用的并非传统的步步紧跟,而是一种更高级的“节点预判与交叉验证”法。

她不再单纯跟踪“人”,而是追踪“人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细微改变”。她会提前抵达清洁工尚未到达的垃圾点,用微型粉笔在不起眼处留下特定记号,观察他经过后记号是否被无意中破坏或覆盖;她会记住某扇窗户的初始开合角度,看他路过时是否有隐晦的视线交流;她甚至会留意他垃圾车内物品堆叠的细微变化,试图从中解读出是否传递或接收了物品。

这种观察需要近乎变态的耐心与对细节的偏执。晨风凛冽,灌入她单薄的衣衫,带来刺骨的寒意。潜伏点的污垢与虫蚁考验着她的意志力。但黛的心神却如同淬火的钢丝,越绷越紧,也越发明亮。

她首先排除了清洁工是敌方低级暗哨的可能性。他的路线过于固定,行为模式过于机械,缺乏特工应有的随机性与对环境主动扫描的警觉。他甚至会真的将一些路人丢弃的废纸烂菜叶装上车,这种“入戏”的深度,不像短期伪装。

然而,她也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异常。

第二天清晨,清洁工在清理距离研究所约一百五十米的一个公共垃圾桶时,动作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凝滞。他的手指在桶内壁某处似乎多停留了半秒,然后才若无其事地继续。黛在他离开后,冒险上前检查,在那个位置,她嗅到了一丝极其淡薄的、与周围腐败气味格格不入的、甜腻中带着辛辣的异样香气。那是某种高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