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节 仁慈也是错(第1页)

我以为他生气了的时候,他却拍了拍我的肩膀,微笑呀,还真是妇人之仁,有些事情,你不懂。你以为如你所想,不搞剃发易服,不搞逃人投充,这江山就能坐得更稳,这天下就能早早平定吗?”

奇怪的是,尽管我平时想起这些问题时,往往会有很多设想,想着如果如何如何,就会如何如何之类。可是当多尔衮真正要我说出这些想法的时候,我却茫然了。“呃……我想应该是吧。”

他苦笑一声,叹道:“这么多年了,你这副善良的心肠,却怎么也改不了。当然,不是我要教你去学会残酷,而是要你明白,我为什么要在这些事情上残酷——你看到血腥杀戮、生灵涂炭、家破人亡,就认为是残酷,可你要想想,造成这个局面的前因是什么?”

“还不是因为一些野心勃勃的人为了争夺天下,而令万物为刍狗?”我撇撇嘴,回答道。

尽管多尔衮对我的回答不以为然,不过他还是很有耐心地继续问道,“那么我再你问你,为什么俗话说,乱世出英雄,而不是英雄造就乱世呢?既然是先有乱世而后有英雄,那么你说为什么会有乱世出现呢?”

这个问题似乎挺简单的,我想也不想,就直接回答:“大半是因为昏君当国,上下离心,苛政残暴,弄得百姓们活不下去,所以不得不揭竿而起来反抗。”

“那么你觉得现在我施行的那些政策,算是暴政吗?百姓们有没有到活不下去地地步?”

“这个……我又没有去民间看看。哪里知道他们能不能活得下去?”我语塞了,他提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,其实要真回答起来,却没那么容易。

他踱回到桌前,在椅子上坐了下来,食指轻轻地摩挲着拇指上的玛瑙扳指,阳光下,殷红而光洁的玛瑙折射出耀眼的光华。妖冶如血。

“我来替你解解这些疑惑吧。这些百姓们。平日里吃糠咽菜。一遇到灾年,多半流离失所,苦不堪言。这时候总会有不甘心的人站出来,振臂一呼,于是揭竿造反。在一个朝廷兴盛的时候,这类造反往往会被镇压下去,成为记录在史书上简略的一笔;而在一个朝廷倾颓地时候。这类造反不但镇压不下去,反而会成燎原之势,最后甚至会灭亡掉这个朝廷,就譬如秦末、汉末、隋唐元明,都是这样地结局。但是你可见有哪个百姓小农最终当了皇帝,坐稳了江山地?最后建立新朝廷的,还不是那些打着起义旗号跟着浑水摸鱼的官僚贵族?他们坐上位置之后,哪个不是为了巩固社稷。而手段残酷。屠戮百姓的?这些小民,为了能过上好日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